6月26日至29日,中国股市初尝“突袭”之时,如同不设防的城池,暴跌景象令人瞠目。6月30日起,在国务院统一部署下,政策工具、资金渠道、主体组合迅速集结,“中国价值保卫战”全面打响。尽管战事仍然艰巨,但战果不断累积的势头已经初步显现。
昨天,市盈率相对较低的蓝筹股板块率先启动,中国石油以及银行、券商等大盘蓝筹股显著上涨。至收盘,上证50指数上涨6.5%,上证180指数上涨4.1%,沪深300指数上涨2.9%。稳定提升蓝筹股的价值中枢对于整个市场具有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是传递价值投资信号,引导中小投资者理性参与市场;二是提振作战信心,大盘股上涨需要真金白银,可以展示弹药实力,有效稳定市场预期。同时,由于蓝筹股是许多公募基金的主要配置标的,稳定蓝筹股就可以稳定这些基金的净值,稳定基金投资者的情绪,避免出现基金赎回踩踏行为。
我们认为,昨天上证综指2.41%的涨幅值得充分肯定,这就像当年“抗美援朝”之战的上甘岭战役。夺取这个制高点,就为压制对方火力,更多歼灭敌人创造了有利条件。下一步,要继续牢固稳定蓝筹股价值中枢,赢得更多投资者认同。同时,出手稳定中小盘市值的价值中枢。当然,部分靠讲故事、画大饼的创业板股票,应不在关照之列。历经此次股市劫难,投资者应当牢固树立并践行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理念,不扎堆参与“空虚股”。
此次股市遇袭,期现联动、内外联动的特征十分明显。为此,需要在期市部署兵力,防范跨市场风险蔓延。在前期按委托量差异化收取交易费用,严打蓄意做空的基础上,昨天晚上,中金所又发出通知,要求自7月7日起对中证500指数期货客户日内单方向开仓交易量限制为1200手,并进一步加强期指套保交易管理。
我们认为,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没有绝对的市场化,特别是在市场失灵时,政府的作用就要挺在前面。
最近一段时间,有一批身为“自由市场信徒”的智囊人物强烈反对救市。也有人用似乎温和的语气告诫监管层说,“倘若监管者自身在短期波动中惊慌失措,甚至为一时行情企稳而不惜放松监管尺度,则这些政策无益于提振市场短期信心,徒损监管制度的权威与尊严”。
不管强烈反对救市者,还是“温和告诫”少救市者,都未能充分估计当前复杂的形势。昨天,受到希腊危机最新消息的影响,亚洲股市一片哀鸿,唯有上证综指飘起一点红。这是在复杂形势下中国股市做出的必要选择。目前海外形势多变,希腊危机、美元加息、周边股市动荡,都有可能向内地股市传导负能量。境内股市、货币市场、期市、大宗商品市场有可能联动。如果打不赢这场股市保卫战,可能危及银行、保险、券商等金融机构安全,会直接影响实体经济的融资、国企改革的定价,也会严重制约新兴产业的崛起,还会危及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推进。
如果打不赢这场股市保卫战,更为严重的后果是,中国内部财富大贬值,大量财富人群外迁,改革开放37年创造的劳动果实,可能被强势的国际金融游戏规则瓜分和转移。
昨天,至少7家欧美媒体在评论中国稳定金融市场的政策时,不约而同地怀疑监管层能很快遏制局面恶化,并批评中国“在市场出现问题时指责卖空者”。这与以往中国遭遇危机时受到的待遇没有什么区别。越是在此逆境中,我们越是要加强团结,同舟共济,渡过难关。那种面对重大危机麻木不仁,对稳定金融市场政策冷嘲热讽的行为,是很悲哀的。
这次危机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对风暴的残酷性、蔓延性要有充分的估计。所有各方都应全力支持政府的政策和行动,积极应对这次危机。
李克强总理6日下午会见出席首届世界华侨华人工商大会的全体代表时表示,“上半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主要经济指标趋稳向好”;“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既是交底,也是动员,我们要众志成城,全力打赢这场“中国价值保卫战”。
本轮调整以来带有杠杆效应的分级基金B份额跌幅巨大,一些已经触发下折,持有B份额的投资者损失惨重。但股市一旦企稳反弹,B份额势必将成为反弹先锋队。不过,即使短期反弹,那些前期净值跌幅大、B份额溢价过高和整体溢价高的分级基金依然会补跌,投资者应该注意回避。
对于激进的投资者,可以重点选择下折风险不大而且整体溢价不高甚至折价的B份额,净值杠杆低的反弹幅度会较小,波动相对较小,而净值杠杆高的反弹会较大,波动也较大。不过,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短期股市虽然可能企稳,但存在反复的可能,投资B份额还是要注意做好止损,避免太大损失。
| 上一篇:央行出手维护股市稳定给予证金公司流动性支持 |
| 下一篇:宏观经济稳中向好为A股提供“长牛”行情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