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稳增长政策不停歇 调整夯实慢牛走势
时间:2015-06-23
  来源:中国证券报

整体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节奏可能发生变化,但二者并非简单的此消彼长,财政政策的推行需要货币政策的密切配合。在推行积极财政政策的过程中,只有货币政策配合,才能一方面为财政扩张提供资金辅助,另一方面化解债务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保证充足的资金供给和推动利率下行更是缺一不可。

 

此外,今年以来,政府推出一系列基建项目“稳增长”。在基建投资加大力度的前提下,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各项制度改革落地。经济结构调整指向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新兴产业和新型农业发展,将为相关产业发展打开空间。深化国企改革等政策将调整利益分配格局,松绑长期经济增长面临的制度约束,有望释放长期经济增长动能。

 

从资本市场角度来看,市场走牛的逻辑未发生改变。此前,证监会主席肖钢明确表示赞同A股上涨是“改革牛”的观点,A股上涨是各项利好政策叠加的结果,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具体来看,一方面,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举措稳定了市场预期,是股市上涨最强大动力;另一方面,杠杆因素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证券公司银证转账资金、沪港通净流入资金以及保险信托新增资金均有较多增加,特别是融资业务为股市上涨提供了资金支持。

 

目前,深化改革的步伐仍在加快:中央深改组会议近日通过国企改革的两份先导性文件,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落地在即;自贸区、京津冀、“一带一路”等领域的改革在上半年取得实质性进展,未来将进一步推进。“改革牛”依然底气十足。

 

从杠杆因素来看,有观点认为,近期监管部门严查配资和两融是引发市场调整的重要原因。对此应看到,严查配资业务有利于维护市场三公原则,保证市场健康发展。从证监会规范两融业务来看,近期发布的《证券公司融资融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松紧并举,旨在建立逆周期的市场调节机制。这为融资业务留下万亿元的增长空间,并将引导外围杠杆资金回归两融,允许两融展期将支持长牛发展。这些因素的叠加会使杠杆牛市走得更稳、更长。

 

从资本市场改革来看,从证券法修订、IPO注册制到深港通,各项计划中的改革都在稳步推进,将为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奠定基础。据海通证券测算,目前A股市值/GDP99%,而二战后美国、日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牛市指数涨幅核心区域为10-20倍,牛市高点股票市值/GDP的核心区间为150%-200%。与之相比,A股仍有空间。从上述逻辑来看,在多重因素作用下,市场适度回调并未改变“改革牛”的逻辑,更有利于股市走出慢牛、长牛行情。

 



上一篇:上交所获准启动筹建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
下一篇:A股不会被“泡沫论”吓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