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方正富邦基金:贸易战难撼中国经济长期增长趋势
时间:2018-07-09

 

2016年后,全球经济迎来了一轮大范围的复苏,中国在其中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也从中显著受益。但随着2018年国际经济形势走弱,再叠加国内去杠杆的逐步深化,实体经济融资开始承受压力,国内宏观、微观数据的背离也增加了市场对国内经济的担心。而贸易战在6月份的急剧升温,更对国内市场的悲观情绪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巨大效果。

 

方正富邦基金认为,国内宏观、微观数据的背离只是改革过程中数据短期表象带来的结构化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增长趋势并无大碍。如果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市场对贸易战的担心显著过虑了,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面对,但实际影响的程度并没有市场想象的那么糟糕。

 

回顾历史,1989年,借由国内政治微波,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发起了一轮为期6年的对中国经济制裁,附加的军事禁运甚至至今依然存在。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贸易战范畴了,已经接近经济的全面封锁。而在1989年后,两年不到,中国的经济便实现反弹,消费和投资同比增速均大幅提高,第3年经济增长即重回双位数。整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1991-2000年),中国历年GDP增速平均值高达近10.5%,放在全世界任何一个经济体,如此高速的增长都堪称黄金时代。

 

再回顾一下二十一世纪初。200141日,中美南海撞机事件后中美之间出现短期高频摩擦,那个时候的中美摩擦激烈程度远胜当下。但基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为美国经济带来的增量需求,美方甚至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也正是在2001年底,中国如愿正式加入世贸组织。随后开启了中国新一轮的十年黄金发展期,2001年至2010年,中国历年GDP增速平均值高达近10.6%,甚至比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发展更快。

 

        回顾全球贸易史,会发现贸易摩擦才是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常态过程。随着一个国家经济体量的增长,贸易摩擦也会变得更加频繁和激烈,这也基本是全球经济学界的共识。目前贸易战的持续升温,只能说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体量大到了能威胁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既有地位。这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去面对,也不得不去面对的一个阶段。

 

中美关系发展过程中的往复亦是基于双方在不同时期的得失。2008年美国《国防战略报告》便将中国定义为潜在竞争者2018年《国防战略报告》将中国进一步升级为战略性潜在竞争者,本次贸易战均集中指向中国新兴产业,意图遏制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点。既然贸易战不可回避,那我们就坦然面对好了。

 

贸易摩擦是一个常态过程,能够达到平衡的是全球供需,而非单一国家的贸易诉求。会因贸易战而瓦解的经济体一定是产业结构极度不均衡的经济体,产业轮动和产能转移已经在历史上多次验证,也是全球经济得以发展的基本逻辑。

 

市场很多人担心发生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期的贸易战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冲击,而我们看到的更多是转型升级期的贸易战有望成为中国创新科技产业发展的一剂强力催化剂,只会加快我国新兴产业的长期研发进度。

 

至于去杠杆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由于进入2018年后信用债违约事件频发,让市场部分人士有一种天即将塌下来的极度悲观情绪。我们想提醒大家的是,发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国有企业下岗潮。1995年,九五规划开始落实,国企改革的推进过程中遇上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外需下滑明显,美元计价的出口金额增速当年从20%直线下滑到0.5%。原本中国部分产业就产能过剩,直接导致部分周期行业工厂开工率连续下滑,在九五规划后期的1999年,高峰期累计下岗国有企业员工4000万。中国经济不断没崩,更是在19983季度开始强势反转,回过头来审视,当时经济的核心驱动力则是内需消费。目前阶段的去杠杆,无论是对经济还是社会的冲击,力度都赶不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国企改革。

 

        方正富邦基金认为,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近年接连创下新高。虽然中国经济增速正在换挡,但国内经济正处在消费升级的拐点期,内需消费基数足够大、增量收入对消费支出的弹性足够高。日前,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已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初审,中国经济内生增长的韧性本来就强,只要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为代表的一系列减税政策能够如期落地实施,我们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趋势不仅不悲观,相反,我们眼里充满了乐观。

 




上一篇:方正富邦基金:回顾历史,如何看待中美贸易战
下一篇:[亲笔信]方正富邦基金吴昊:指数化投资专注将简单做到极致